5278 / 5278論壇 / 我愛78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 
 
查看: 102|回復: 0

災區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6-2-20 09:57:35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災區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
  蘋果日報
張家銘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

5.jpg

台南維冠大樓搜救告一段落,現場許多親屬的所期待奇蹟可能也隨著被運出的遺體而希望落空,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。有許多媒體報導提到,現在地震災區已經出現「創傷後壓力症(症候群)」(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)。

所謂的PTSD代表的是個體在受到強烈威脅性的壓力衝擊之後,所出現的強烈反應,它包括四種主要症狀:1.重新經歷災難經驗、2.逃避災難相關之人事物、3.負面情緒與想法、4.過度警覺,這些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仍未緩解並影響功能,稱之為PTSD。而地震至今剛滿一周,現在要說已產生PTSD還言之過早,頂多只能說出現「急性壓力反應」(Acute Stress Disorder, ASD)。ASD代表的是類似PTSD的症狀,但是持續的時間未達一個月。它可以說是個體面對極度壓力之後短時間常出現的正常反應,不需要立即視為是一種絕對的病理狀態。因為多數個體是有復元力,隨著時間過去,多數原有ASD症狀的個體,在一個月後都能緩解。

接受事實逐步放下

但是許多的高危險群可能仍須留心關懷,他們包括:女性、老人、過去創傷經驗未緩解、失親、受傷、災區暴露(埋在建築物)時間長、災後支持系統不足、災後不適當因應(過度逃避或壓抑)、災後新的心理社會壓力等,而後面的三個因子是在災後可以協助補強的。目前在現場與殯儀館已有許多社工師、心理師、精神科醫師及志工對倖存家屬提供關懷,接下來政府與民間的救助方案,協助災民重建家園、回復正常生活,適應並克服未來現實壓力,是有幫助的。

法鼓山已過世的聖嚴法師曾建議,面對壓力要「接受它、面對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,這不僅是宗教上的智慧,也是處理急性壓力與失落的有效方法。建議災民們能逐步接受與面對已經發生的事實,隨著周遭的支持幫忙能夠處理它們,而最後能放下它。畢竟一時的災難,不應成為長時的苦難。

來源: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 ... e/20160215/37062727
來自群組: ♨ 秋居 ♨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※ 再次提醒您,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︰
  1.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。
  2. 禁止使用插頭香, 搶頭香, 搶第一, 第一名, NO.1,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。
  3.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。例如: 推......, 頂......,11111111, good, push, thank you, 謝了, 好看, 謝謝大大, 感謝分享, 支持, 再來 等等。
  4.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、引用別人的回覆。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,例如: 3q5ws9dmh。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。
  5.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,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。
※ 違反規則者,抓到輕者積分歸零,嚴重者封鎖IP。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 |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

本版積分規則

舉報|Archiver|廣告洽談|5278 / 5278論壇 / 5278手機A片

GMT+8, 2025-11-16 06:45 , Processed in 0.026854 second(s), 8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