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78 / 5278論壇 / 我愛78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 
 
查看: 65|回復: 1

煮藥材先泡冷水!你吃中藥的方法對了嗎?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6-10-10 00:11:30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煮藥材先泡冷水!你吃中藥的方法對了嗎?

【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】中醫養生風氣盛行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煮藥膳鍋,甚至煮水藥的經驗,但一拿到藥材,您會像洗蔬果一樣先刷洗,還是完全不洗,直接放入鍋中煎煮?中醫師表示,民眾在處理或保存中藥時,常犯一些小錯誤,輕則影響有效成分的釋放,嚴重恐讓藥材變質或腐壞,而損害健康。

煮藥材先泡冷水!你吃中藥的方法對了嗎?
錯誤1:保存中藥時,用袋子裝好就妥當了?
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彥仁表示,民眾可取得的中藥材大致可分為「乾燥藥材」和「科學中藥(藥粉)」兩類,無論是那一種藥材,即使是從醫院診所拿回家、一包包封妥的藥袋,在不使用的時候,都建議用夾鍊袋密封好,再放入冰箱冷藏。冰箱有保鮮和些微除濕的功能。
台灣的氣候潮濕悶熱、水氣多,若中藥材保存在不通風,或非密閉的容器內,容易受潮、變質,可能讓藥效大打折扣。尤其是當藥材出現發霉情況,更可能讓藥變成毒,損害健康,舉例來說,紅棗和大棗腐敗時會產生「黃麴毒素」,黃麴毒素具有肝毒性,且為世界衛生組織列管的一級致癌物。

台灣氣候潮濕又悶熱,中藥材若保存不當而受潮、變質,容易降低藥效。
為了避免吃到品質變差的中藥,密封後冷藏的保存方法不容馬虎,一旦藥材出現受潮、長蟲、發霉、耗油味的狀況,應丟棄不再食用,就連現在常見的科學中藥,若出現結塊現象,最好也別再吃。至於保存期限,乾燥藥材放冰箱冷藏後,最長不能放置超過1個月,煎煮好的水劑(水藥)不能放超過3天。
錯誤2:中藥材不用洗,直接放入鍋中煎煮就行了?
中藥材的種類繁多,有些中藥材的有效成分屬於水溶性,不適合大力刷洗,以免洗掉藥效成分。若擔心藥材的製作,或配藥過程沾染到灰塵,頂多用清水沖一沖就好。

煎煮中藥前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,有助煎煮時藥物成分的釋出。
另外,煎煮水藥或使用質地較硬、組織較密的乾燥中藥材燉煮藥膳時,可別直接把中藥材放入鍋中加熱就好了!陳彥仁中醫師表示,有研究發現,藥材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1個小時,水量覆蓋過藥材1至2公分,可以讓藥材組織變得膨鬆,有助煎煮時藥效成分的釋放。
需注意的是,浸泡藥材不能使用溫水或沸水,有些藥材成分受熱會變性,可能影響正式煎煮時的藥效釋放。另外,浸泡藥材的水,建議選擇經濾水器過濾的水,浸泡後的水可直接當作煎煮用水,千萬不要倒掉,以免將溶於水中的藥效成分也倒光光,白白浪費了。別用礦泉水浸泡或煎煮中藥,以免礦物成分阻礙藥材成分的釋放。
錯誤3:漢方茶飲使用的中藥材,也要先泡再煮?
針對時下流行的養生茶飲,除了少部分中藥材(如礦物質成分比例較高的藥材)之外,大部分中醫師為了民眾使用方便,會選擇體積不大、藥材成分容易釋放的藥材,民眾只要將藥材沖洗掉灰塵,放入杯中,加熱水沖泡,蓋燜約10至15分鐘,放溫即可飲用。
【小叮嚀】
所謂「是藥三分毒」,每一種藥物因其偏性,用對了就是補藥,用錯了就是毒藥,陳彥仁主任提醒民眾,不要隨意自行抓藥,建議尋求合格中醫師量身訂製符合自身體質的藥方,才能讓身體獲得較大的助益,以免吃錯反傷身。
來自群組: ♨ 秋居 ♨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6-11-3 00:19:18 | 顯示全部樓層
我家中藥都是一罐一罐裝在罐子裡冰冰箱 看了這則資訊得要擔心了....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※ 再次提醒您,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︰
  1.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。
  2. 禁止使用插頭香, 搶頭香, 搶第一, 第一名, NO.1,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。
  3.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。例如: 推......, 頂......,11111111, good, push, thank you, 謝了, 好看, 謝謝大大, 感謝分享, 支持, 再來 等等。
  4.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、引用別人的回覆。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,例如: 3q5ws9dmh。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。
  5.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,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。
※ 違反規則者,抓到輕者積分歸零,嚴重者封鎖IP。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 |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

本版積分規則

舉報|廣告洽談|5278 / 5278論壇 / 5278手機A片

GMT+8, 2025-8-20 17:48 , Processed in 0.025905 second(s), 7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