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 涼州詞 第五百五十二章 李客的推薦$ w, i3 u7 i, Z+ A( O! v; {" Y' ?
5 k* Q4 x3 s W) P
天,亮了!! \- o% y! [8 u
- _# a7 a) J# H6 c 洪水漸漸退去,碎葉城重又顯現出來。* ~7 C! {5 M% J! Z- I% q0 S5 H
( b2 o/ s6 E: j$ y: s 只是此時的碎葉城,已經全沒有早先那西陲重鎮的風貌。此前,這座擁有數萬常住人口,外加近十萬流動人口的城市,此刻卻是一片狼藉。洪水退去後,大地泥濘,變成了一片沼澤。行走其上,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泥坑,半天才能脫身。
+ A8 k9 t1 }/ ]3 Z& d
9 c/ O# _; h/ q9 u 沼澤中,屍體隨處可見。
6 m- Y. `: W( t5 K& S$ }/ t% E1 J
" z: @: n6 Q9 y2 {' @ 其中不泛有牛羊的屍體,但更多的,還是人的屍體……
: w6 W6 e/ L/ q2 }5 e( U& T" [9 b6 B3 l5 S2 ~' g& F
也幸虧碎葉城最近局勢不穩,特別是阿勒皮家族的滅亡,使得不少人遷離,也令更多人止步於碎葉河谷外。否則的話,這一場洪水,碎葉城的死傷會更加驚人。& k) V% S! X( L& a, ~
8 ?$ s! t/ @! F 保大軍是在正午時才進入碎葉城,那時候的情況,已好轉許多。$ ~7 @' A- [4 b" a' h
; W/ U9 K% l- j4 D* X" C! r
到傍晚時,楊守文帶著黃鬍子也抵達碎葉城外。4 }$ H% f0 {5 S* J" b8 d; e
3 P2 |( ^9 g" m3 s+ {+ H9 ?( C" V+ ? 他抵達碎葉城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尋找楊十六和封常清的下落。可是偌大的城市,又該從何處尋找?
; u. q9 |+ n; ] E$ q% n$ `
: j, U5 b) Z Q. _# Q% z5 z5 U: D 幸虧李客突發奇想,提醒楊守文道:「楊君,水淹碎葉城的計策既然是醜奴想到的,那他很可能會猜到,楊君會以這種方式來攻城。所以,他會找碎葉城的高地藏身,而碎葉城地勢最高處,便是大清坊……他們並不熟悉碎葉城的情況,所以也找不到更隱秘的藏身之所。所以,彌勒瓷坊對他們可能更有安全感吧。」
6 I+ [% ^7 ]# C- _3 s: N( ?
% D: f& ^0 `5 p8 g I 「彌勒瓷坊?」
4 _, X/ q- z* U5 X0 i& p3 L6 O8 P
楊守文聞聽,頓時醒悟過來。
7 z* x: M7 k0 V3 |! R8 \, ?# {
8 k; C* M- J4 b+ T$ r$ z 他連忙讓李客帶路,一行人匆匆趕到彌勒瓷坊。
& Y" Y( r& n/ u8 l
E9 m1 H% T+ s5 J# W4 l! E% q 才抵達彌勒瓷坊的時候,楊守文也嚇了一跳,因為這彌勒瓷坊已經變成了廢墟。, E9 [$ E/ |4 Z! K% ?% E9 S2 s
; z4 \4 A( X: ^9 l. g- B
好在有李客帶路,領著他們找到了後院的地窖。
! t1 f/ h2 j$ R/ s# c7 A, k7 t* X0 T; H! c4 U) Q
當初,李客在建造地窖的時候考慮的很周全,把地窖分為兩層,上層可以藏人,下層則挖通出去。一直延伸到大清坊外。加之大清坊的地勢確實很高,洪水雖然兇猛,但是並沒有給大清坊帶來太多的損毀,以至於當楊守文他們找到封常清兩人的時候。兩人躺在爛泥之中,昏迷不醒……好在,都沒有性命之憂。
f5 x# x9 Q) n" q# R1 Z( @* S( A9 {. C% C% B
楊守文總算是鬆了口氣,整個人也變得輕鬆許多。# A0 y7 [, Z$ x, Z9 n! ]
6 O1 K6 m4 U" {5 E3 i 他把封常清和楊十六抱出地窖,隨後便命人把他二人送去治療。並安置在城外高地……% b" g5 q% e5 \9 M6 t- ?
( g1 Q8 y. R0 z3 |- Y$ @( i
沒辦法,碎葉城已經變成了澤國,根本無法入住。! K3 F2 c" ?3 n/ f2 H% M
5 E5 K/ W3 x9 b2 g& V' V" S5 Q4 `% L 除了大清坊可以駐紮一些人馬之外,其他地方……更不要說,城中的房舍十之七八都被大水沖垮。) g3 }( f( [4 r/ |- u* ~
' }" K/ o( y* l5 z, n1 L0 ~ 楊守文顯得有些沉默,看上去並不是很高興。+ G! R( ]0 q3 v
, T: O2 {1 ~0 u' l
戰爭的殘酷!# b- r4 \* H! e2 _6 {3 F, q
7 p [$ l+ Q/ m$ u. L# e) L# r& I 此前,他雖然經歷了昌平之戰,但結果畢竟是保住了城池。) F' w+ p6 a* X# U) o
9 w% D a2 e/ R3 [1 i1 ~ 所以對於這破城後的情形,瞭解並不充分。從大清坊返回城外駐地的路上,楊守文看到無數從洪水中逃生的倖存者。在廢墟中尋找自己的親人。而那些確定自己親人已經死去的人們,則放聲大哭。哭聲,在碎葉城廢墟的上空迴蕩不息……
/ _, |" ~! f) {; c8 F
* E( x. M% g# T4 P+ K4 r r 從城外,傳來了蘇爾奈吹奏的樂曲聲。" i$ K0 f1 `4 x; E
9 j+ |) m( m3 h" \! M 那樂曲聽上去很是悲涼,讓原本心情就不是很好的楊守文,更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抑。
' d6 C) N3 i$ V9 [5 d3 t; p/ P4 ~( b+ [6 [" H D3 G( c
勝利了!8 Q! [% w. h5 }0 \
% b8 Z$ v r6 O+ n# e8 z+ \/ R, e
可是說好的喜悅呢?
$ c! Z& s6 i: m! Q. K8 J8 t
# ?( q- ~0 h# I% t0 Z h; n' n5 M 楊守文沒有感受到,內心裡只有一種淒然的感觸。
- s: U2 B8 t" Q! R8 a2 ~' ?( K8 g" m/ P/ ]" y6 v2 ?0 A
「楊君不要如此傷感,其實對碎葉城而言,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。」
) ?4 V! `% A3 O* y ?4 \- c2 d- C& [+ u
李客跟隨在楊守文的身後,見楊守文的情緒低落。一開始有些疑惑,但很快就明白過來。' ?2 q7 n( {/ _) S* I, Y$ W! J
) E2 V6 L( h3 d! X3 i5 ]2 S5 U$ J 對於這位來自洛陽的特使,李客真的是有些看不明白。
! j+ O. V. T8 m$ j/ j
7 X) n7 w( T. U5 h1 T2 K8 G 他聽過楊守文的大名,知道這是個文采飛揚的人;不過在經歷了那晚的叛亂之後。他也知道,楊守文同樣身手強悍。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徒弟不顧一切奪取保大軍的軍權,也能夠為了攻破碎葉城,不惜水淹碎葉河谷。但是轉過身,卻又在為這一場戰事中喪命的無辜者流淚、傷感……這位特使,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?
+ f3 h9 v: s3 q# T; ^- H, P$ b3 q. ~4 o& N
李客覺得。楊守文的身上充滿了矛盾,令他感受到一種邪異。! l. [. k' S ?' p- Q' h
* h. A) m; ?4 g l& p2 | 嗯,就是邪異!
: O( J4 V3 W# k( i# v1 c ^$ q. i3 a0 _, G/ k
不過,眼見楊守文興緻不高,李客還是覺得應該加以勸說才對。3 ?5 G4 \, |& I3 N
, Y) @- t: \* I/ ?! ]
「如果薄露站穩了腳跟,整個安西都將處於動盪。
[3 f+ P# f4 Q7 v* O0 N; H) ~* U7 p; K4 w3 N
而且,一俟朝廷大軍開拔過來,這碎葉城百姓的結局,恐怕會更為悽慘。到時候,朝廷為了威懾安西,肯定會大開殺戒。那時候,這些居住在碎葉城的人們……: S0 R, b+ _5 {8 A* b6 j
8 e. M" Y; C0 i; ^9 J
現在,城破了,他們看似無家可歸。
, P! s" Z) Z' c# R. o+ V
0 Q+ X x" @1 B3 c& R 但實際上,也算是給他們留下了一條生路。只要西域商路不斷,河西走廊暢通,這裡很快就會恢復生機。你看,那些人雖然流露悲傷之色,但並未失去希望。」
8 D9 l' N9 c7 q- S3 O) C% A& u
, T; ], O, k2 b6 O* e" d 希望?
& v1 ]" h3 s7 ]* V
" j: Y) [2 `; V* I( n 楊守文停下腳步。; Z8 ~) f: w. ?2 A9 e6 S+ z# f+ S
. O/ x$ R. o: ^# F e
他站在一塊空地上,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。
4 Z c; W9 n: C3 I5 _
2 H7 e- ?* v& T$ l/ _: D- s 片刻後,他轉身眺望碎葉河谷……夜幕已經籠罩碎葉河谷,但是那河谷之中,卻滿是星星點點的火光。人們在尋找親人的同時,何嘗不是在尋找著一種希望?, w: W! M& T. ?) X5 h) h9 t
- x% ^4 Y. }9 j- \ 待來年,這片土地就會重現生機,恢復往日的生趣。, X6 c0 ] J, n, t7 c$ X
( s% I0 m6 T1 l, [" e( F; t
「李君,謝謝你。」
! u$ `7 e9 T# h' D* c; j; M
s2 b+ D }6 ^( j# q' q8 W" q 楊守文的心情並未好轉,但是已沒有此前那種壓抑的感覺。
: n' k2 }0 b% `$ I/ t0 n$ U! ?! G7 t: d+ W1 g# j
他突然道:「李君,你真不願意等事情結束之後,隨我返回洛陽嗎?」, Z: O. E4 d& ]# k. N( o
/ w+ v2 C3 @9 J 這李客,絕對是一個人才。/ M$ Y' M3 V; j# B
, i, Z3 m' e/ H( A, j. D% j
他有著非凡的洞察力,同時也有上佳的口才。" w' H! G3 ?& m' l
# i) t) ~3 n M# ?+ I
這要是在三國或者春秋戰國,那就是一個縱橫家,一個策士的水準。可惜到了唐代,縱橫家和策士的時代已經過去,即便李客有這樣的能力,也只能成為一個密探。
( X9 n0 R1 O$ G4 ?
7 n1 H6 Q& i: z: m$ Z5 [- T, e: z 但是,楊守文覺得,他的身邊也許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才。8 [* Z* p# J# N _0 d8 k" [5 Y
* d: L* D! q+ X5 @ 李客猶豫了!# t! s3 P6 O* B
?4 j/ _9 ^( L% k
說實話,他有些心動。2 \5 G0 |1 s7 ^1 I1 Y- ?* W; l' d
A; u) d) k. Y' I1 s 但是他同時又是一個內心極其堅定的人,他有自己的目標,更不願意輕易嘗試改變。9 h! u+ Y+ L1 `8 A' j, |
8 ?2 a- C( v( w- L, P 不過,李客可以感受到,楊守文是真心在邀請他。. n4 E6 m, r: n9 Q& q
2 s9 [% Y0 t# L- z2 T5 n J 雖然對於楊守文如今在朝中具體是什麼狀況並不瞭解,但從楊守文手持太子定命寶來看,他的地位絕非等閒。
6 Z9 U f- q t1 s* q$ t8 p
M& l4 P% c+ f8 [& e* n 李客沉吟片刻後,輕聲道:「楊君美意,李客感激不盡。
$ s' u( r9 j) C9 y% C
: D# ^/ |2 [3 D. L6 k 但是客如今,並不想離開安西。不過,客想要為楊君舉薦一人。若楊君得此人,勝客百倍。」
C% v, B# ~, A7 i9 }+ W- L- N& P$ }
楊守文一怔,似乎沒想到李客會給出這樣的答案。; }0 ^6 L: k- K
+ m% a6 M% }' v/ _# n 他有些好奇問道:「李君,你要為我推薦何人?」
+ Q- B# n9 E: Y3 N+ U& u; f! ~" H2 k6 A! D% n
「我有一位兄長,正值不惑之年,才學和智謀勝我百倍。
& |, d0 V$ Q6 R% _
, j" N+ r2 w6 x1 w" W+ _, F# M 他著有一部奇書,名曰《長短經》,可惜無人知曉。我正是看了他這部書,才有如今的才學。楊君若能請得他出山相助,相信一定能夠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」
0 X- t/ p& \7 p( H k6 C
3 V3 w0 m* k9 c! d5 z 長短經?# B5 m6 ^% i+ J
. v; R( ~- Y) N) N! m
楊守文心裡一動,那好奇心也變得更盛了。
* E, q& m) w1 T9 c! u9 F
2 H2 A4 l, f- {6 a 《長短經》,我好像聽說過。
6 f; B A! \% E! S# N- g
, G y" ^" n# b; R; T/ S 他前世曾看到過這本書的介紹,說它是一部小資治通鑒。$ U; L6 W6 |" N( y( h3 u
; X( i7 b, \3 N0 o( Q0 L1 b 據說,連太祖也曾點評過這本書,說資治通鑒講的是陽謀,而長短經說的是陰謀和詭計。) Q. u5 Y' G- M, L
6 x3 t1 T3 d0 p' X+ O: k
不過,由於前世看過太多這樣的介紹,而且很多都是名不副實。3 B/ G; i9 Q, z4 Q! s2 f* i
5 l% U! m7 y! F9 Q
所以楊守文也就看了一下介紹,並沒有往心裡去。可是沒想到,李客竟然認識這部書的作者?; z' Z3 d( E5 c6 g) _
" g; t8 M& a% H0 e! |: o/ i" e
李客的才能,楊守文已經見識過了。
+ ?6 @6 v0 T# x) D3 h
6 k9 V, ?! L0 e! u 那麼他這麼鄭重其事的推薦,說明那個長短經的作者,的確是有真才實學。同時,也使得楊守文對長短經的內容產生了一絲好奇。他有些後悔,前世忽略了這本書。
+ [6 C% x2 N X% @( w; r, c+ o! P$ g6 l5 ~" a* N [* |0 T3 x/ x3 r
「敢問李君,你說的這位奇人,高姓大名?」
, z: ~: Z7 m4 ?' f5 b- H p
2 U' E% U$ o6 v/ b% J 「我這位兄長,姓趙名蕤字太賓,號東岩子,是梓州鹽亭人氏。」8 w+ s" o1 ]/ \* S
# i8 x8 A; V" h [' ^8 j; L+ I 姓趙,那就沒錯了!
. ~% n" w% A! _* T- a6 F" G5 Q* M7 U t6 [ e, o3 R9 ~4 n( z
楊守文依稀記得《長短經》的作者好像是姓趙,但是具體叫什麼名字,卻記不太清了。" v+ @- b5 P! X
" ?/ D: ^5 _, j3 t; i
梓州,鹽亭?& l5 I9 Y) t/ D9 O. w7 s' _" `. i
8 H1 \6 N. d/ t6 a$ s8 {" e4 k+ J
楊守文默默記住了這個地名。/ d, _; u( _# O, `; E% V% Z
% T- {2 D* i/ A& t) j7 a9 c0 f
不過,他旋即又想起來一件事:記得陳子昂好像也是梓州人……聖歷元年一別,陳子昂返回梓州便再無消息。 s. y5 Z- R6 W9 d, j' ~5 |
9 z4 O+ [1 j( y0 c, b/ o8 V$ |
雖然楊守文不太喜歡陳子昂,但那畢竟是一位名人。8 @( c9 ]3 d1 ~1 E
% z9 Z+ c7 S- W+ ` 梓州,還真是一處人傑地靈,藏龍臥虎的好地方……
4 h. K; X N8 i! R, A. G* Q# e$ Z8 P) S
|